关于矫正,很多人都抱着尝试但又心生怀疑的纠结心情,想去尝试,因为他们不完美的牙齿给他们的生活带来麻烦,使他们缺乏信心。怀疑是由于对牙齿矫正的不了解,道听途说了一些关于牙齿矫正不好的事例而犹豫不决。其实不一定就是他们说的那样,所以让我们看看到底有哪些误区。
误区一:年龄大了不能纠正
牙齿移动是一种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发生的骨改建过程,因此牙齿矫正老少皆宜,但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问题,开始矫正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。下至三四岁的儿童,上至八九十岁的老者都可以作为矫正对象。能否矫正,应从专业的正畸医师寻求答案。
误区二:牙齿矫正后松动
牙齿本身不可能一辈子在原地不动,而是处于稳定和运动的平衡中。矫正是通过外力暂时打破这种平衡,为牙齿搬家。矫正产生的骨改建带来牙齿生理性的移动,在运动过程中暂时松动是正常的。当牙齿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时,自然又回归到平衡中,并稳定下来。
误区三:牙齿矫正老了会掉牙
很多人认为老掉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,其实不然,健康的牙齿应伴随人们终生。目前在我国,牙周炎已成为成年人牙齿缺失的首要原因,也就是说,所谓老掉牙主要是因为牙周炎导致牙齿松动脱落,而牙周炎的关键致病因素是口腔的菌斑微生物。是否得了牙周炎与是否做过矫正无关。
误区四:矫正只是为了美观
很多年轻人矫正,是为了改善牙齿甚至容貌的美观,但矫正的作用不仅限于此。多数中老年人寻求矫正的目的是健康和功能。整齐的牙齿更易被清洁,利于牙齿和牙周组织的健康,矫正后获得理想的咬合关系,能改善咀嚼功能。完美的矫正是健康、功能、美观和长期稳定的和谐统一。
误区五:矫正一定要拔牙
这也是很多人对矫正望而却步的一个原因。拔牙是提供间隙的常用手段但非手段。除了拔牙可以创造空间,有效解决牙列拥挤和牙齿前突以外,临床上还有前后向或左右向扩展牙弓、片切(适度把牙磨窄)等很多手段。具体哪种手段更合适,必须寻求专业的正畸医师检查才能决定。
误区六:牙齿矫正一定很疼
对疼痛的畏惧使很多人不敢矫正,其实牙齿矫正并不可怕,矫正戴的牙箍并非紧箍咒。现今矫治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轻力矫治,很多技术可以提供安全舒适的矫正,让患者感觉不到疼痛或仅有轻微不适。治疗中牙齿受力感觉酸胀和咬合无力也是暂时现象,偶尔会有黏膜溃疡产生的疼痛,一般均可耐受。
牙齿矫正的误区其实还不止这些,想要知道自己是不是适合矫正,不如到正规的口腔医院或诊所,亲自听听医生的分析,这样也可让自己安心。